近年来,儿童注意力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,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,俗称“多动症”)的概念也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老师所熟知。然而大多数家长对于此病的认识仍存在许多误区。具体表现为:
误区一:我的孩子不多动?
俗称的“多动症”,全称为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”(ADHD),不仅仅是“多动”症,还含有注意力不集中。诊断为ADHD的孩子中,仅以多动为主要表现的仅占5%,以注意缺陷为主要表现的为42%,二者兼有的占53%。
误区二:男孩都皮,没什么特别的
研究数据表明,我国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5%,美国约为3%-7%,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。这与脑内的某些化学物质——即神经递质(主要是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)存在失衡导致神经信号传递不良有关。
误区三:多动症不是遗传因素导致的,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引起的
研究数据表明,约有31%-44%的ADHD儿童的父母,至少有一个也是多动症。多动症儿童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存在不利因素,但这不全是由家庭环境引起的,这是有明确神经生物学基础的——它可由多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引起。但是家庭环境的改善能对儿童的ADHD症状起到有效改善作用。
误区四:多动症长大了自然会好?
多动症并非暂时性的,不是长大了都能完全恢复。亦不是儿童的“叛逆”或品质不好,也不是“家教”不好或家长没有能力约束孩子。一旦确定ADHD却不治疗对儿童未来会产生巨大影响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、交流,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,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。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原作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