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说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,但是多动症却是一种无法自控而造成的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。据统计,大约3%—5%的学龄儿童存在“多动症”,也就是说,大约20个孩子当中会有一个孩子受到“多动症”的困扰。
什么是多动症
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,英文缩写为ADHD,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容易分散、注意广度缩小、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,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,而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。
多动症的病因有这些:
1、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或脑神经递质分泌失衡:儿童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,母亲孕期患病、服药,或贫血、感冒等;分娩过程异常;儿童早产或剖腹产;儿童出生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外伤,都会引发儿童多动症。另外,去甲肾上腺素、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,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,使孩子动作明显增多。
2、遗传因素:一些人认为,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、染色体异常、父母的精神异常或者多动症等遗传因素,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,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。有些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,出生后爱哭闹,吃饭和入睡困难,很难照顾。
3、生物学因素:研究证实,多动症患儿中枢单胺类受体更新较慢,维生素缺乏或者食物添加剂、人工色素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等,都与患儿的多动行为有一定关系。
4、铅中毒:空气污染或者某些食品中的含铅量高,都易导致患儿铅中毒,从而引发儿童多动症。因此孩子要注意饮食,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要戴口罩或者采取其他防护措施,防止血铅过高。
5、其他因素:近年,许多独生子女家长“望子成龙”心切,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,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,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(注意力涣散、多动)的原因之一。
如何判断真假“多动症”
家长该怎么来判断孩子仅仅是“好动”还是患“多动症”呢?通过这5个问题就可以来初步预判:
1、孩子“调皮”分场合和时间吗? 真正有“多动症”的孩子,“皮”起来是不分场合和时间的。比如大家都在安静的上课,他会突然没理由的发出怪声。但仅仅是好动宝宝,在严肃的环境里,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我控制的。
2、孩子能有目的的做事情吗? 患有“多动症”的孩子注意力非常薄弱,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分心,做事没有任何目的性,也没有“完成”的这个概念,通常虎头蛇尾,有始无终。而普通的孩子,即使再好动,遇到感兴趣的事情,也都基本能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做完。(但孩子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增长的,没办法一来就能专注于某件事情很长时间。对于2、3岁的小宝宝来说,三十分钟左右已经是不错的注意力了。)
3、孩子有特别喜欢的事物吗? 兴趣爱好就是一旦感兴趣某种事物,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能够保持新鲜度。然而,“多动症”孩子通常没有真正的兴趣爱好,任何事情一会儿就心不在焉了。
4、孩子多动和冲动有原因吗?正常的孩子,可能会因为环境或情绪,也会变得“调皮”不受控制,比如游乐园里玩疯了,或跟小朋友闹了别扭,可能会有点收不住,这是因为孩子前额皮质还未发育完全,对情绪和行为没办法像大人那样控制得很好(其实,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也控制不好),只要脱离这个环境和情绪就能慢慢平静下来。但“多动症”孩子是不受自我控制的,多数的多动和冲动都是无意识,没有理由的,在任何环境下,都会不受控。
5、孩子能与小伙伴相处友好吗? “多动症”的孩子社会性关系是会受到影响的,通常没办法跟小朋友好好相处,也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。虽然健康的孩子,也可能会存在没办法跟周围小伙伴相处的情况,但是如果家长能正确引导,通常还是可以逐渐跟小朋友好好相处。但如果孩子一直无法融入,即使孩子排除了多动症,家长也要引起重视。
如果孩子出现了上面说的症状,同时还符合下面几条判断标准,这时候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了:
● 症状经常出现● 在一种以上的环境中出现(例如,学校和家庭)● 至少持续6个月● 在12岁之前出现● 损害了学业、社交或职业活动的功能● 对于儿童发育水平而言是过度的 最后,仍然还需要医生通过一些问卷评估调查、家长老师的问题反馈、以及排除脑部其他疾病,很严格的综合评估才能确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