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语言发育落后,“等一等”问题就会自己消失,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能说会道,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想法很天真,现实很残酷。当孩子接连错过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,错过了语言矫正的最佳时期后。他们最终得到的,不仅是越来越差的表达能力,还有理解能力、学习能力、逻辑能力的越发落后,甚至,还存在智力永久性损伤的可能性。
“等一等”为何成为语言发育迟缓出现的助燃剂?年龄和语言发展挂钩,落后太多即是语言发育迟缓。0-4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,这一时期的孩子不仅对字音信息极度渴望,而且他们智力、听力、发音器官等也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。不仅如此,在这个时期中大部分儿童还未被社会中的客观因素所影响,语言环境也是无比之好。
但是,儿童的语言发展一旦落后,比如语言发育迟缓会导致儿童语言发展速度持续落后,可能开始孩子只是落后其他孩子一两个月,但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之间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。一旦儿童语言能力落后同龄儿童半年以上很长时间,家长们应该要认识到:语言发育迟缓已经出现。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有“等一等”的想法,赶紧带孩子去专业的矫正机构做训练。
忽视问题存在,导致二次伤害
很多人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语言发育迟缓,因为那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。看起来只是孩子不怎么说话、不爱说话,可实际上它影响的是语言认知能力、反应能力、理解能力,甚至是智力等多个方面。忽视它,等于是在纵容问题的存在。
和口吃不同,口吃在十几二十岁时也可以矫正。但语言发育迟缓却要尽早训练,因为一个孩子的认知和表达主要成型于0-4岁和4-7岁这两个阶段。如果在这两个阶段中还没意识到语迟对孩子造成的危害,恐怕父母们就要做好孩子一生都不能正常交流的准备。
面对语言发育迟缓,家长应该怎么做?
“默契”太过不可取,注意育儿方式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,因此老人们往往是变着法儿的对孩子好,基本上对孩子是有求必应。有的家庭里面还没等孩子说话,老人或者父母就已经明白了他要什么;孩子稍微眼神一动,家里人就已经准备好了东西递过去。这样的育儿方式用一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形容那绝对没有问题。可对于一个刚说话的孩子来说,心有灵犀可未必是件好事。要知道,两三岁前孩子本来就对说话没有直观的感受,正常情况下需要家长用语言刺激孩子他才会说,可现在这样,孩子还能好好说话才是怪事儿。
慎用电子产品,父母担起语言责任。工作忙、不在家、回家孩子已经睡了。这的确是很多家庭存在的客观条件,但一回家手机丢给孩子、自己刷着短视频也是事实。不少父母想得挺好,反正都是说,还不如直接把电子产品丢给孩子自己学,他们也能省下时间做自己的事。
济南童康儿科专家提醒:语言学上说“家长是儿童说话的第一位老师”,这不是尊称,而是一个客观事实。因为孩子就是从家长这里获得相对完整的语法结构以及逻辑表达的,但现在来看,一些家长明显没有守住这道门。不仅没守住,当问题出现时还要“等一等”。家长对于孩子语言问题“等一等”应该变成“快点儿去”,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就那几年,一眨眼就过去了。现在不重视起来,等以后再想矫正,恐怕也为时晚矣!